近日,林学院林业有害生物致害成灾机制与绿色防控创新团队在《Entomologia Generalis》期刊(中科院一区TOP)上发表了题为“Venom apparatus,composition,function,evolu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caterpillar venom”的综述论文。鳞翅目幼虫,通常称为毛毛虫,在各种生态系统中展示出了多样化的生存适应策略,包括进化出具有螫刺结构(如刺和毛)的毒液系统。在鳞翅目中,有毒类群的进化历史可追溯至50至110万年,涵盖16个科的约5.5万个物种,有毒鳞翅目物种是重要的有毒动物类群之一。鳞翅目幼虫毒液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该目昆虫的生态适应性与进化机制,其内含的功能物质是重要的资源宝库。该综述系统整合当前有关鳞翅目幼虫毒液系统的研究成果,重点论述鳞翅目幼虫毒液系统的形态结构以及毒液组分、功能和进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关于螫刺和毒液成分进化以及潜在生物活性分子发掘利用方面的见解,指出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上一条:理学院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下一条:西南林业大学林智创新团队在森林参数模拟与高精度定量反演方面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关闭】